我從事網絡營銷10年,見過的
網絡營銷外包公司上百家,既有像奧美、群邑這樣的國際4A,也對藍標等本土4A有所了解,4A幾乎都是全案整合營銷的公司,當然還有很多專注于某個領域的小而美的代運營公司,比如社會化營銷的服務商環時互動(杜蕾斯的服務商),我們稱這類服務商為工匠型服務商。經過多年實踐經驗,我整理了一個《如何甄別優劣制服務商的攻略》,供大家參考:
當然 ,你也可以通過在線營銷客服獲得專業的免費咨詢服務。
優質服務商主要分以下幾個類型:工匠型:術業有專攻,專業性很強,精通于一個領域、集中在幾個服務項目上;企業規模偏中??;服務客戶集中在中小微企業上。資源型:資源整合能力強,能拿到優質的一手資源;可能和大的媒體方、平臺方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服務型:有十年以上營銷領域經驗,能根據客戶量身定制完整的營銷策劃全案,比較適合預算充足的大中型客戶。
鑒別優質服務商的方法:
通過B2B營銷撮合平臺篩選:好的營銷撮合平臺大為縮短了用戶搜索、篩選的時間成本,能通過技術手段精準推薦適合的服務商。比如鏢獅網,屬于互聯網營銷服務平臺,專注于中小微企業的營銷撮合??葱袠I口碑:通過同事、朋友等熟人轉介紹,這類的比較靠譜;如果有營銷KOL背書,可信度更高。參考往期案例:參考服務商做過的案例數據,當然,很多好的案例客戶不允許甲方公布,屬于保密數據。很多服務商放出的成功案例還存在數據夸大、虛假數據,這些都需要特別關注。區域性壟斷服務商:作為地方性的龍頭企業,可能存在和區域政府的合作關系,有政府扶持的優勢,在地域、資源、資金上都存在優勢??赐谪攬螅喝绻麪I銷服務商為上市企業,并且能查到財報,可以通過財報數據側面觀察服務商的質量,一家企業的整體財政數據能反應出公司業務模塊的側重點、近期重點發展項目、營收來源等。是否有好的營銷負責人:如果你對服務商的營銷負責人非常熟悉,或者其本身就是一個自帶流量的“自媒體”,這類的不用考慮,可以放心合作。不過想讓他們做服務的公司應該很多,排不排得上就不一定了。打入服務商企業內部:如果在服務商企業有熟悉的人,可以側面打聽;和服務商內部員工交朋友,等于是安插了眼線。(這種方式有風險、時間成本耗費較大,需謹慎考慮,可實施性較低,屬于下下策)劣質微信外包服務商特點及鑒別方法
劣質服務商主要特點:
團隊不專業;渠道資源假、大、空;項目延期,不按合同做事。
掉入以上哪個坑都起不來,三思而后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給一家“旅游目的地推薦公司”做微信代運營,需要每月生產8篇原創文章并推廣10+以上精準渠道。
代運營公司是這樣做的:讓公司某90后員工(后文我們代稱他為“A某”)一人負責該項目的“內容生產+后期推廣”。
平均下來A某每周需要產出2篇文章,他是這樣做內容生產的:每天瀏覽30分鐘網頁,找“旅游目的地”相關資料,復制、粘貼到word上。七拼八湊成一篇所謂的“原創”文章。根本沒有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花費時間去研究客戶的需求、客戶的業務屬性。(優秀的乙方營銷人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能短期學習并掌握客戶的需求、行業整體情況,策劃出合適客戶的營銷方案)
生產完文章之后“排版—發布在公眾號上”,之后找價格便宜的媒體發布渠道,后期的數據收集也沒有做,流量作弊現象泛濫。(媒體、服務商為了完成客戶要求的KPI,達不到的情況下可能進行刷量。所以一定不要存在僥幸心理,有可能的情況下采用第三方監測或數據核對工具,識別渠道的“真實度”,便于后期的數據收集和分析。)
A某不僅負責這一個項目的微信代運營,同時在做其他的項目,有時存在無法按時發布內容的情況。
這樣質量的服務商還不如甲方客戶自己請個線上的三四線城市的代運營,成本更低,同時便于實時線上溝通需求。
鑒別劣質服務商的方法:
上文提到的優質服務商主要包括:工匠型、資源型、服務型等。劣質的就形態各異了。一句話:既然無法避免踩“坑”,做好前期的觀察、調研工作很重要。
具體調研服務商的要素包括:
企業規模:到服務商的公司去看看,如果是3-5個人的小作坊就算了;價格高低:一分錢一分貨,收費太低的必然不好;承諾的KPI指標:如果服務商承諾達到的KPI指標過高,比如一個月增粉1萬,這種言過其實的指標除非用“特殊”手段達到,不然99%都完不成;資源考察:看資源與你所屬行業的匹配程度、資源的可調整性、資源的可靠性等;往期案例:不僅看所謂的“數據截圖”,比如:粉絲數、閱讀量,還看微信賬號整體的健康狀態,歷史數據、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
于是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了。但是如果有這么一個平臺,像天貓一樣,上面有500多家優質服務商,平臺還有專家根據你的需求來為你匹配最適合你的服務商,資金第三方存管,對整個服務進程也有監督,那你會不會放心很多?